廣告巨頭WPP于本周四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除了下滑的收入之外,讓人更驚訝的是,以收購起家的WPP正式批準出售凱度集團(KANTAR)的計劃!
WPP有意將凱度拆分出來,并將后者的部分股份或多數股份出售給私募基金公司或是戰略合作伙伴。WPP已經聘請高盛來負責尋找凱度的買家;而分析師們對凱度的整體估值是35億英鎊(合45.1億美元)。
成立于1993年的凱度集團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數據、調研和咨詢機構,在100個國家擁有3萬名雇員,去年的銷售收入為27億英鎊,并取得3.5億英鎊的運營利潤。所以,凱度集團35億英鎊的整體估值約相當于10倍的毛利潤。
這是在WPP集團群龍無首近5個月,Mark Read 接掌登基之后,繼合并VML和Y&R之后做出的第二個重大決策。
我們早在4月份就報道過,凱度集團的掌門人曾與銀行和私募基金公司,就從母公司WPP剝離出來的潛在可能性進行洽談。當時,還是聯席COO的Mark Read還希望淡化此類肢解WPP意味的新聞。而現如今要自己親自出馬,來尋求金主。
這等規模的資產剝離出售,對于以收購起家并持續三十載筑造的全球頭號廣告帝國的WPP來說,在爵爺時代是不可想象的。但畢竟如今是二代達邦帝國了,也就Nothing Is Impossible了,特別是在這樣一個coming winter里。唯一讓人好奇的是,爵爺會不會駕著S4卷土重來,再度出手呢? 歷史以來,蘇銘天爵爺也是很熱衷于殺回馬槍的。
Mark Read 向媒體表示,現時是對凱度來說是其成長為“世界領先的數據分析、咨詢公司”的“一個重要時機”,而WPP必須為凱度的未來做出這樣一個“艱難的選擇”。
當然,WPP不是要把凱度集團100%悉數賣掉。Mark Read 進而說明,“WPP董事會已經正式批準了這樣一項戰略流程,根本意義就是使股東利益最大化。即使交易完成,WPP也仍將是凱度的一個股東,以保證集團現有客戶的利益不受損失。” WPP出售凱度集團的工作也在準備當中,并且“已經接到了一些主動接洽的意愿”。
本周四,WPP集團發布財報,其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了0.8%至37.6億英鎊。而整個2018年前九個月的營收則同比下滑了1.6%至112.5億英鎊。在與主要同行(宏盟、埃培智、陽獅)的對比之下,WPP的表現都是遜色的。
為此,WPP下調了全年預期業績的目標,全年目標銷售額調整為同比下降0.5%~1%——而此前的預估是同比增長0.3%。在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WPP股價盤中一度驟降20%,最后報收57.9美元/股,跌了17.3%,總市值146億美元。
按照行業人士的猜測,凱度集團被WPP選擇出來出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在集團內比其他業務更為糟糕的表現。其第三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了1.2%,而其在第二季度則同比下滑1.3%。盡管凱度在亞太和西歐市場的業務稍見好轉,但在美國和英國兩個主力市場依然面臨巨大壓力。
而如果能夠成功出售凱度集團的部分股權,這將有利于WPP削減其一部分債務。WPP這么多年以來持續不斷的收購,導致公司承擔著巨大的債務。
除了凱度集團之外,Mark Read也有透露,總共有16宗非核心資產要被出售,預計將為WPP帶來7億英鎊來償還集團的債務。
競購凱度將會是一場怎樣的廝殺大戲?
無論結果如何,這或許就是達邦廣告帝國被肢解的第一步!